【桂园】学生活动 | 为“侨史敦煌”破壁,让全球智慧零成本共鸣——专访省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金奖得主马慧婷团队

发布者:本科生社区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11-04浏览次数:12

近日,2025年广东省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结果揭晓,由人力资源学院郭欢老师指导,2024级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开发方向)1班学生马慧婷、黄颖淇及其他两名同学组成参赛团队的项目《侨批档案的全球数字化共建——基于海内外人才众包模式的创新实践》从众多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

捷报传来时,团队正在一次普通的聚餐中。瞬间的沸腾打破了轻松的氛围,惊喜与感动交织。“这份金奖不仅是对我们团队努力的肯定,更是对侨批文化价值的认可。”队长马慧婷说,“我们深感荣幸,也备受鼓舞,期待未来能继续为侨乡文化的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这个一举夺得省新文科大赛金奖的项目,完成了一场从“机构独奏”到“全球合唱”的漂亮转身。团队搭建线上平台,创新性地采用“海内外人才众包”模式,成功汇聚起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华侨、留学生等力量,让全球华人共同成为侨批故事的翻译者与激活者。这不仅巧妙破解了文化遗产数字化中“成本高、参与难”的长期痛点,实现了从千万级成本到近乎零成本的根本性跨越,更在冰冷的技术之外,构建了一个有温度的“情感共同体”。项目的灵感扎根于团队成员共同的侨乡记忆,源于她们对“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侨批文化的现实关切。她们用青春的智慧,为“侨史敦煌”的守护,探索出一条充满活力的新路。

金奖背后,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极限挑战。从项目启动到提交最终方案,团队只有短短的36天。“这相当于要在一个月内,完成一个初创公司从市场调研到产品上线的全部工作。”队长马慧婷回忆道。项目中期那个“三线作战”的周末令她们记忆犹新:同步推进与博物馆的正式函件往来、“侨译网”平台的开发调试以及前期研究报告的撰写。

面对重压,团队展现了卓越的协作智慧:打破常规流程,所有任务并行推进;放弃追求完美,转向“快速验证”的务实策略;通过每日两会保持信息透明,在信任与默契中稳步前行。“当我们在截止前成功提交所有材料时,那种由团队协作创造的成就感,远比任何奖项都更让我们自豪。”

当被问及金奖之外的最大收获时,马慧婷认为,这是一次完整的“从01”的实践认知。她们亲眼见证了一个源于家乡情感的想法,如何通过跨学科的合作和不断迭代的行动,成长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份将理念落地的全过程经验,以及过程中培养的坚韧心态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是任何课堂学习都无法替代的。

这次成功也深刻影响了她们未来的规划。她表示:“它让我们坚信,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跨学科的整合能力。”这启发了她们要主动打破专业壁垒,成为既懂人文关怀,又掌握技术工具,还具备合规思维的“T型人才”。

对于也想在竞赛中一展身手的学弟学妹,马慧婷团队给出了最真切的建议:

“第一,最好的项目创意往往源于你对身边世界最真诚的困惑与关怀,passion才是支撑你走完全程的最强动力,要学会从真问题出发。

第二,提高执行力,先行动起来,在行动中思考,不要等到想法完美无瑕再开始,用最小可行性产品快速验证,在行动中学习迭代,是竞赛教给我们最实用的方法论。

第三,合作伙伴一定需要对彼此最大的信任、充分的沟通和共同的愿景,是比任何单项能力都重要的基石。”

“我们期待更多同学能勇敢地迈出这一步,去书写属于自己的实践故事。”



再次祝贺马慧婷团队及郭欢老师!他们的成功,充分展现了人力资源学院学子将理论融入实践、以创新服务社会的卓越能力,是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生动体现。期待未来有更多同学勇于探索,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