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4日,在人文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出版学院)黄少芬老师的带领下,由李园学子组建的财淼童行实践团来到佛山市三水区大塘镇社区居民委员会,围绕亲子沟通技巧、实践互动等内容,开展了“心灵有效沟通亲子互动团辅”活动,帮助亲子家庭破解沟通难题,搭建信任桥梁。
1.破冰启航,初识沟通力量
活动伊始,黄少芬老师以温暖的问候欢迎到场亲子,详细介绍活动将通过理论讲解、互动体验与角色扮演结合的形式展开,目标是让亲子双方掌握核心沟通技巧。在此环节,财淼童行实践队志愿者们提前完成场地布置,确保“亲子默契小测试”顺利开展。在随后的测试环节中,家长与孩子们同步写下“孩子最喜欢的颜色”“家长最近的烦恼”“孩子最想和家长一起做的事”等。测试结果直观呈现出部分亲子间的“沟通盲区”,也让现场亲子初步意识到了解彼此需求对有效沟通的重要性,为后续活动开展奠定基础。
2.剖析问题,学习沟通技巧
在“亲子沟通中常见问题与技巧”环节,黄少芬老师从家长与孩子双视角拆解沟通困境。针对这些问题,老师重点讲解三大核心技巧:积极倾听、“我信息”表达、共情回应。建议家长们可以遵守3分钟不打断法则并配合肢体语言;通过“我(感受),因为(具体事件),我希望(期望的行为)”的模板减少交流对抗;同时借助“情绪温度计”等工具,帮助家长精准识别孩子情绪需求。
3.实践互动,巩固沟通成果
“亲子互动:实践角色扮演”环节成为活动高潮。志愿者们提前设置“玩手机时间过长”“写作业拖延”“孩子拒绝参加兴趣班”这样的三个常见冲突场景,并由黄少芬老师与其中一位志愿者先进行生动演绎,在对话过程中老师引导志愿者主动寻求解决方案,为其他亲子沟通提供了示范。随后进行亲子对话演绎实践,志愿者们指导亲子通过抽签确定冲突场景,运用所学技巧演绎解决方案。最后,3组亲子上台向大家分享感悟,黄少芬老师为其颁发奖励,并通过思维导图回顾核心技巧,助力亲子将技巧转化为日常沟通能力。
此次亲子团辅活动不仅让亲子家庭掌握了实用的沟通技巧,也让财淼童行实践队志愿者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能力。截至目前,财淼童行实践队已跟随黄少芬老师在三水区7个街镇累计14个站点开展心理宣讲类志愿服务。未来,财淼童行实践队将继续优化活动形式,为更多家庭搭建沟通桥梁,助力儿童心理健康与亲子关系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