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大一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培养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由人文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出版学院)、李园“一站式”学生社区主办的“李”想讲坛第四期“转变观念,调整方法,适应大学学习——以经典阅读为例”主题讲座,于9月13日在佛山校区同心楼101会议室举办。本次讲座特邀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刘勇担任主讲,学院副院长王龙洋担任主持,近150名学生参与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刘勇教授以大学全新的学习模式为切入点,从阅读经典的原因、方式、其在AI时代下的意义及实践过程中应具备的意识四个方面展开讲解,强调转变学习观念,培养自主阅读思维。他表示,经典文学不仅与生活、历史、哲学相通,也能在觉察未来科学发展方面发挥深刻作用。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吸收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从名家曲折且充实的际遇里体悟生活的奥妙,继而拥有更广博的见识与智慧。
谈及如何阅读经典这一问题,刘勇提出“心读”的概念。他以鲁迅的《狂人日记》、朱自清的《背影》为例,建议学生既要精细地读,也要用心地读,认真分析作品背景选材和情节安排,学会将人生感受融入阅读过程中。刘勇教授还紧密结合时代热点,指明学生面对当今信息全球化、任何资料都能轻松获取的环境时应加强三重意识:身份意识、问题意识、规范意识。学生们应脚踏实地,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意学术规范。此外,他还主张学生树立“三多一少”的学习理念,即多读多看多想,少问,坚持独立思考。活动末尾的问答环节,刘勇教授针对文科生就业、碎片化信息、阅读压力与动力等问题,为学生们答疑解惑,许多同学表示受益匪浅。
本次讲座融合名家名书、时代热点、学习方式等多个受学生关注的话题,既有思想深度,又具实践可行性,为尚且处于迷茫状态中的大一新生提供了一条切实有效的探索路径。希望同学们能不断夯实阅读基础,提升自身文学知识储备,在万卷书香中坚定信念,迈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