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优秀学生宣讲活动,强化榜样宣传力量,营造广大学生奋进自律、热爱母校的良好氛围,4月18日下午,工商管理学院/粤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面向广州校区学生在杜鹃苑社区党团活动室举办“与优秀有约,与榜样同行”优秀学子宣讲会。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自广、学院团委书记赵瑞玲、校长奖学金获得者代表王佳鑫(经济学院)、院长奖学金获得者代表周晓镟、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代表陈琦、校长奖学金提名者代表温佳雪及学院学生共同参与。
一、榜样分享:经验传递
01 经济学院校长奖学金获得者王佳鑫:扎根乡土,践行担当
王佳鑫,中共预备党员,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2021级学生。在校期间,任校党委学工部教育科长助理,南海青联大学生成长促进会常务理事。他笃行致知,深入全省各地开展实践,负责或参与团队获得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省级重点团队、优秀示范项目、优秀品牌项目、优秀团队,个人获得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省级优秀个人等荣誉。
王佳鑫结合自身经历,从“思想—实践—复盘”三环节解析成长路径。他提到,参与乡村振兴实践时需提前研读政策、深入沟通基层,将专业知识融入服务社会的具体行动。
“诗不止在远方,更在脚下热土。每一次实践都是对初心的叩问,也是对责任的践行。”
他鼓励学弟学妹主动出击,善用学校平台资源,在竞赛与实践中实现“借力发力”,为个人发展蓄能。
02 校长奖学金提名者温佳雪:高效学习,厚积薄发
温佳雪,共青团员,工商管理学院/粤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工商管理拔尖班2022级学生。在校期间,先后任职人力学院团委组织部执行干事和工商学院班级团支书。连续两年担任”百千万工程”实践团负责人,前往粤东北地区下乡助农,带领团队获得”笃行计划全国优秀示范项目”,个人获得”百千万工程”优秀个人称号等;创赛方面,参与并获得中国国际创新大赛广东省铜奖、电子商务三创赛广东省二等奖、广东省学术科技季乡村治理报告大赛广东省二等奖等多项赛事奖项。
温佳雪以幽默风格分享“劳逸结合”的学业规划秘诀。她强调针对性学习与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并通过案例展示如何通过高效执行力和敏锐思辨力平衡学业与生活。
“与其盲目‘内卷’,不如精准发力。掌握新技能、形成差异化优势,方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03 院长奖学金获得者周晓镟:多维发展,拓宽边界
周晓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2级在校生。曾担任队长带领团队荣获第十三届“挑战杯”省赛金奖校级金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广东省分赛红旅赛道省赛铜奖、大创100孵化营优秀项目。曾担任院学生会新媒体副部长、广财大原创音协秘书长、院档案室负责人等6个院校级学生干部职位。深耕公益支教服务领域,组织校级重点团队开展公益课堂5场,荣获2024年暑期“百千万工程”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
周晓镟从学业成绩、竞赛经历、志愿服务三方面展开分享。她建议优先选择知名企业实习以提升履历含金量,并呼吁学生积极参与“三下乡”等社会实践,在服务中开拓视野、锤炼品格。
“优秀不仅在于成绩单,更在于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04 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陈琦:以志为帆,笃行致远
陈琦,中共预备党员,工商管理学院/粤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22级学生。在校期间,任学生会生活权益部干事,班级团支书、生活委员和班主任助理。她力行践知,专业绩点第一,深入东莞、阳江等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参与项目获得校级重点优秀,个人获得院长奖学金、优秀志愿者等荣誉奖项30余项。
陈琦以“人若有志,万事可为”为座右铭,结合自身经历解析如何通过科学分配时间、保持积极心态提升学业表现。
“困难是成长的催化剂,唯有热爱与坚持能引领我们跨越山海。”
她详细分享课程学习技巧,并鼓励同学们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实践中锻造更好的自己。
二、交流互动:对话成长
沙龙对话环节,宣讲团成员就学业成长、竞赛参与、实习就业、时间管理等话题与现场学生进行了交流互动。张自广、赵瑞玲为宣讲团成员颁发了纪念品。
在本次宣讲活动中,优秀学子宣讲团成员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他们展现出的卓越风采,源于自身矢志不渝的拼搏奋进历程,这不仅是个人成长的生动注脚,更是践行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的鲜活案例。未来,学院将持续搭建交流平台,激励更多学子以榜样为镜、以实干为笔,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