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社区】学生活动/社区家园 | 一讲四营之“学术创新营”(第64期)|研工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第五期“畅享学术,博士有约”博士论坛

发布者:谭德政发布时间:2024-11-20浏览次数:10

11月20日下午14:00,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五期研究生“畅享学术,博士有约”博士论坛在“一站式”研究生社区337学术报告厅举行。此次博士论坛邀请2024级全体10名博士生参加,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与高质量发展路径”为主题。马克思主义学院袁三标副教授,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孙桃丽、思政办主任蔡奕、教师谭德政出席,全校各专业60余名硕士研究生参与此次活动。

本次参与论坛的博士研究生分成三组,分别选定主题,选派发言代表向大家分享学术心得。第一组由熊世清主讲,李振宇、李俊明联合作题为“我国地方债现状及债务置换——基于二十届三中全会财税专题”的专题报告。该组首先从制度背景切入,点明地方政府高债务现象长期存在,经经济增速放缓与新冠疫情冲击,财政显著恶化,大量信贷流入国企与地方政府投资平台公司。剖析地方债现状并揭示其数据明显低估的缘由。接着依据化债原则思路,回顾反思债务置换,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动地方经济与债务化解协同等多方面提出化债政策建议与实施路径。

第二组由卫星作主讲、丁增才、卢嘉蔚联合作为“从科技强国战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专题报告。该组分享分两部分,一是构建科技强国战略框架,阐释科技强国与科技现代化概念,探讨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科技强国发展及新中国科技现代化经验思考。二是从科技强国视角对比国内外、今昔现代化差异,涵盖通信技术、交通现代化等多领域,以图文展示中国式与国外现代化的区别,并点明对比意义在于相互借鉴以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第三组由赵子琨作主讲、吕玲玉、岳苗苗、韩宇滢联合作为“从科技强国战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专题报告。该组报告分享首先概述了新质生产力,强调其创新、质优、先进的特性。接着点明高质量发展内涵要求,以及对生产力提高效率、优化配置、增强创新的新要求。随后阐述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二者相互促进,前者是基础动力,后者引导创新方向。最后提出四条实施路径,使听众对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此次博士论坛紧密围绕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与高质量发展路径”这一主议题,通过多维度、深层次的学术交流与探讨,为我校研究生师生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对激发师生学术创新思维、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以及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具有重大意义。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始终以助力研究生学术成长为目标,积极构建多元的学术交流平台。接下来,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将持续创新学术交流模式,引入前沿课题研讨,组织跨学科交流合作,为全面提升我校研究生学术素养和综合能力奠定坚实基础,让学术交流的火花在校园中持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