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栋“一站式”研究生社区综合管理办法
(草案)
为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一站式”研究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加快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依据教育部《高校“一站式”研究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指南》、《广东财经大学“一站式”研究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方案》,立足本校工作实际和33栋研究生社区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广东财经大学33栋“一站式”研究生社区(以下简称“研究生社区”)是指学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基本原则,立足学生价值引领和成长陪伴,着力打造的可供学生实践体验的实体化、阵地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场域,集引领性、体验性、实践性于一体,融思想化、内容化、空间化于一身,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坚定理想信念、拓展知识学识、增进师生互动、实现全面发展。
第二条研究生社区配备必要的软硬件设施,满足学生学习、师生交流、生活服务、活动开展等需要,含“党建活动室”““导师工作室”“学生活动室”“学习空间”“学术报告厅”“博雅美育书画空间”“心理强化室”辅导员工作室”“学业宣讲中心”“心智湾谈心谈话室”“党建团建室”“XR演播厅”以及职能部门办公室等空间场域。
第三条研究生社区以党建引领为龙头,围绕文化育人、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就业育人、心理育人等方面提供“一体六翼”的一站式服务,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条研究生社区管理由研究生院统筹规划和日常管理,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负责日常活动的规划、参与和指引。
第二章 活动开展
第五条研究生社区围绕“一体六翼”一站式服务内容,构建从党建引领、文化育人、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就业育人、心理育人全方面活动体系,定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第六条师生在社区功能室开展活动,需至少提前一天在手机预约系统办理预约手续,开展的活动应符合功能室管理规定。
第七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每季度在社区开展不少于1次就业宣讲活动和组织1次学术讲座活动,每月不少1次党建活动,党政班子每周不少于1次学生座谈活动。
第八条研究生社区制定“广东财经大学‘一站式’研究生社区建设月报表”,各培养单位每月末开展一次活动总结,提交月度活动汇总表。
第三章 队伍入驻
第九条学校成立“一站式”研究生社区自助管理中心(简称“自管中心”),
第十条研究生院(领导)、培养单位(领导和导师)、辅导员老师等带头践行“一线规则”,密切联系学生,常态化入驻研究生社区。
第十一条全体专职研究生辅导员入驻社区上班,如有派驻佛山校区值班值守的,按照学校安排分别在两个校区的研究生社区上班,培养单位需每学期初将专职辅导员两校区上班安排提前报研究生院备案。
第十二条研究生兼职辅导员每周应不少于1天入驻研究生社区开展学生工作。
第十三条各培养单位应积极组织班子成员、导师队伍、专家学者进驻社区开展相关活动,通过深入社区,及时解决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发展等实际问题。
第十四条培养单位科研副院长或专业教师以专业学生年级为单位,原则上每学期需在研究生社区开展2-3次辅导答疑。辅导答疑的内容范围根据专业知识、培养计划和科学研究需要制定,也可以为本专业知识体系的新观点、新论述、新方法,以及前沿理论等。
第十五条学业导师每学期在研究生社区需与所属学生开展2-3次面对面谈话,为学生提供思想引导、学业指导、科研指引、心理辅导、职业规划、生活教导等。
第十六条辅导员作为活动主讲人,每学期在研究生社区至少组织开展2-3次心理咨询、党建团建、生涯规划、读书沙龙、主题班会、就业指导等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第十七条学校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每周不少于2次在研究生社区坐班,现场为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强化活动。
第四章 学生参与
第十八条充分发挥学生在研究生社区管理、朋辈教育帮扶、校园文化营造等方面的作用,成立“一站式”研究生社区自助管理中心(简称“自管中心”),健全以服务奉献为导向、以素质养成为目标、以经历认证为保障、以制度规范为基础的长效机制,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自律能力。
第十九条自管中心成员由在读研究生组成,设立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日常工作接受研究生院具体指导,具体负责研究生社区功能室、开放空间的日常管理与设备维护,配合相关单位开展各类活动。
第二十条学校研究生会、研究生咨询委员会、研究生“三助一辅”服务社的日常工作,应紧密结合研究生社区工作来开展,把研究生社区作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学习的力量重心。
第二十一条学生参与研究生社区管理表现作为推优入党、党员和党支部评优评先、学生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
第五章 其他
第二十二条本实施办法经研究生院讨论审定后,报学校审批通过后生效,本办法研究生院具有解释权。